中新网杭州12月1日电(张煜欢 郭天奇)12月1日,2023世界艾滋病日暨浙江省艾滋病宣传月主题活动在杭州启动。记者从启动仪式中获悉,浙江艾滋病疫情总体呈平稳下降趋势,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,今年1月至10月,浙江新报告病例3565例,较去年同期下降4.1%,其中新报告学生病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4.3%。
活动现场。浙江省疾控中心供图
今年12月1日是第36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此次浙江省开展艾滋病宣传月主题活动,希望动员社会力量,共同抗击艾滋。近年来,浙江也积极创新防治策略,健全艾滋病监测检测网络,完善防控体系。
2023年10月,浙江省卫生健康委、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局、浙江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国内首个《强化医警协同联防联控艾滋病工作机制》,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部门协同。通过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,浙江艾滋病疫情总体呈平稳下降趋势,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,各项工作指标均居国内前列。
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陈直平介绍,截至2023年10月底,浙江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100例,死亡5236例。今年1月至10月,浙江新报告病例3565例(较去年同期下降4.1%),其中经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感染分别为2017例、1418例(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.6%、6.8%);50岁及以上中老年病例1289例,其中男性占72.9%。新报告学生病例90例(较去年同期下降14.3%),90%通过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。
及时做好艾滋病检测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举措。“现在艾滋病的检测基本上有三类,一是到疾控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做检测,二是到医疗机构门诊做检测,三是自我检测,检测试剂可以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获取或是自行购买。”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与性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陈琳说。
活动现场。浙江省疾控中心供图
在现场记者看到,有专业人员为到场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艾滋病检测试剂。此外,高校防艾社团学生代表也在启动仪式上作发言,作为高校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力量,该社团承担了各高校艾滋病防治宣传、干预以及协助艾滋病检测等工作,推动艾滋病防治知识在高校校园内普及。
“防艾社团会通过走班的形式进行宣讲,或者邀请讲师进入课堂普及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。”杭州某高校防艾社团的学生代表黄家伟说,“我们也会帮助同学们进行检测,如果他们担心隐私泄露,可以通过邮箱告知需求,我们会派志愿者将检测试剂盒放在某个指定的位置,同学可以自己去取,这些都是全程保密的。”
尽管浙江艾滋病疫情总体呈平稳下降趋势,但该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,形势依然严峻。例如艾滋病检测发现仍存在薄弱环节,仍有部分感染者不知自身感染状况;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水平居高不下,中老年人群有所上升,性传播防控难度较大。
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至关重要。为提升公众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,从12月1日开始,浙江将组织为期一个月的系列宣教活动,包括艾滋病自我检测宣传教育进百个社区活动、科普专家讲师团进校园百场宣讲活动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情景剧竞赛、社会团体组织百场宣传活动等,推动大众更深入、理性地了解艾滋病,自觉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。(完)
中新网襄阳12月1日电 (张倩龙 任妤)湖北省襄阳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12月1日举行。该市深化河湖长制工作,积极开展碧水保卫战“幸福河湖共同缔造”行动,幸福河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
襄阳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。乔森垚 摄
襄阳水系发达,境内河流纵横,水库众多。近年来,襄阳市积极推进河湖长制,一批长期积累的河库顽疾得到有效治理,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,汉江襄阳段持续稳定保持Ⅱ类优良水质,宜城莺河入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。
围绕“幸福河湖共同缔造”行动,襄阳市建立河湖警长制,细化“河湖长+警长”责任分工,协同打击非法捕捞、非法采砂等涉水违法犯罪行为。同时进一步深化“河湖长+检察长”协作机制,该市侦办涉水刑事案件196起,行政拘留6人,移送起诉307人。
此外,襄阳市积极开展小微水体“一村一品”建设工作,充分发挥示范、带动、辐射作用,总结推广小微水体治理管护先进经验,积极消除“群众身边的污染”,打造一批健康美丽、宜居便民的小微水体“一村一品”,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
襄阳市水利和湖泊局四级调研员董文斌表示,下一步,襄阳将深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,全面强化河湖长制,坚持底线思维,确定“负面清单”,落实落细水安全防范措施,筑牢水安全屏障。同时开展水生态修复行动,严格落实长江“十年禁渔”要求,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。(完)